最近市场谈论的是,为什么在大疫情背景下,实体经济如此艰难,不断有新增病例的情况下,美国股市却如火如荼的强势上涨,无事实体经济的萧条对股市的打击。事实上,股市和经济发生“脱钩”,其实是常态,而非特例。这背后有两个重要原因。
市场关注前景,而非回顾过往
短期来看,股市永远向前看,任何投资其实都是对预期前景的下注,而经济指标则带有明显的滞后性。很多宏观统计数据,比如失业率、PMI、工业制造、GDP 等,都有一定的滞后性,滞后的时间从一个月到一个季度不等。
但是投资逻辑是反过来的,即主要是预测其未来的流动性方向,而不是回顾过去的现金流。所以,股市有一定的前瞻性,往往能够提早预测经济衰退的到来,同时也会比经济更早见底反弹。
举例来说,美国在 1991 年发生了经济衰退,当年的 GDP 增长率为负 0.1% ,失业率达到了 7.3% ,然而当年美股上涨了 28% 。2009 年,美国的 GDP 下跌了 2.5% ,失业率 9.9% ,而当年美股则上涨了 30% 。
这些例子都典型的反映出股市的前瞻性。当坏消息出尽以后,股市就不再关注那些已经发生了的负面新闻,而是把注意力转移去未来。
长期来看,经济增速越快的国家,其股市回报未必更好。主要的原因在于,当众人都看好一国经济的增长前景时,他们往往会在短期内哄抬股市,为股票付出过高的价格,导致股市整体估值过高。
缺乏基本面支撑的虚高股价总有一天会坠落到现实,而在高位买入的股民的回报自然不会好到哪里去。所以,投资美股的投资者,要小心当下缩减流动性背景下的美国股市转向的可能性。
经济增速快不等如股市回报好?
再比如从 1900 到 2002 年的一百多年时间内,发达国家中经济增速最快的是日本,其人均 GDP 增速达到每年 2.9% 。然而同期日本股市的回报,仅为每年 4.1% ,在发达国家群中排位靠后。
从 2009 年到 2019 年,中国的人均 GDP 从 3000 多美元上升了 3 倍到近 1 万美元,然而这段时期的 A 股几乎没有变动, 10 年来的平均回报接近零。这些例子都表明:经济增速快,股市回报未必好,甚至可能更差。
这里面说明预期已经提前释放,而随后只是现实对预期的印证过程。比如中国股市 09 年以前,股市已经将未来的经济前景提前透支,而随后 09 年到 19 年间只是将提前过分透支的预期效应只是简单的现实印证化。
其次,股民从投资股票可以获得多少回报,除了取决于公司的盈利增长外,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,那就是股票供给带来的稀释效应,即从供需的角度来讲,股票的供应量大幅增加的话,会拉低公司盈利分红的比例,从而减弱其的投资回报率。
因此,哪怕公司盈利能力再强,盈利增速再快,如果增发股票的速度同样很快的话,投资股票的回报就会受到很大拖累。而在一个快速增长的经济体中,很多公司恰恰需要大量资金来支撑他们快速增长,而股市就成了他们低成本融资的主要途径。
关键因素是股票的回购与供应
如果一个股市中,上市公司在大部分时间里回购股票,减少供给,那么这个股市的投资回报,相对来说就会比较好。而与之相反的,如果股市中的上市公司,整天琢磨的是如何圈到更多的钱,不断地增发融券,那么这样的股市,就很难给股民们带来好的回报。
这也就是为什么无论A股还是港股,总是表现的疲软的根本性原因。即中国的上市公司整体来讲有个明显的特征就是“增发的股票,持续显著大于公司回购的股票。”
统计研究显示,在 1997 到 2017 这 20 年间, A 股股市的市值,每年以 27.5% 的速度递增。但是这令人吃惊的增幅中,有 26.5% 来自于上市公司股票的增发。只有 1% 来自于公司股价的上涨。
因此从表面上来看,A股的规模非常大,世界第二,仅次于美股,但是广大 A 股股民并没有从中获得多少好处。真正获得好处的,是那些能够持续融资,从 A 股中圈到低成本资金的上市公司。
与 A 股形成鲜明对比的,是美股的股票供给。统计显示,在 2012 年以后,美股公司股票回购的净额,就已经超过净增发。也就是说,从总体上来看,美股上市公司购买自己公司股票的数量,要高于它们增发股票,从股市中圈钱的数量,即美股股票的供给量,是在不断减少的。
这也就是,相对来说,美股要比港股和A股市场表现的坚挺的根本原因。从公司治理和道德风险角度来讲,美国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方面效率更高,而道德风险触发率更低。
9 月非农逊如期,美股仅录得轻微跌幅
下来来看看,这周在美国就业数据逊于预期后,华尔街股票和政府债券周五出现波动,引发市场对全球最大经济体复苏前景的担忧。
美国政府的月度非农就业报告显示,9 月份雇主新雇佣了 19.4 万名员工,远低于 50 万个新岗位的预期。但虽然周五数据公布后,股指应声有些许回落,但从回落的幅度来看,目前的数据不足以让美联储改变路线,毕竟单一的数据的效用并不能充足的反应整体经济的表现。
标准普尔 500 指数上周五下跌 0.2% ,但在国会议员同意暂时提高美国债务上限、防止政府违约后,上周收盘上涨 0.8% 。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 0.5% 。
目前市场一直非常关注美联储缩减购债规模,以及一种观点,即强劲的就业数据将使其提前或比预期更快。美联储已表示,最早将于下个月宣布降息计划,而半数政策制定者预计,明年将出现大流行后的首次加息。
与 2020 年 9 月相比,美国失业率连续第三个月下降至 4.8% ,而平均时薪则上升了 4.6% 。基准的 10 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 0.03 个百分点,至 1.6% 。
*以上策略仅代表分析师观点,仅供参考,不作为或视为任何交易的依据或邀请,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。Doo Prime 不能保证此报告的准确性或完整性,不对因使用此报告而引起的损失负任何责任,您不能依赖此报告以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。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